2024-06-12 分类:安全文明 阅读(467)
这就是洞门前的第一站——值班室,距离洞口大于20m,面积15㎡,室内净高2.5m,设有值班人员与负责人员,管理进出车辆与人员。值班人员执行三班倒的作息制度,同时还执行门禁功能,洞内施工人员必须通过登记的电子芯片,在LED屏幕上公示才能入洞,严格把控出入洞人员,各位小伙伴,我们的值班室是不是低调奢华有内涵呢?再让我们来见识一下有”隧道电子眼“之称的视频可视系统,视频可视系统应具有进行实时存储、回放、检索、查询功能。隧道内外广布的监控摄像头,时时关注洞内外施工情况,为隧道安全施工保驾护航。洞门边仰坡设钢管防护栏杆,防护栏杆离边仰坡开挖线距离不小于1000mm。采用植被防护,起到水土保持和绿化美观的作用。在防护栏的上方,我们还细心立起了安全标语,时刻提醒我们的施工人员注意安全。按照标准化要求,通风机支架采用型钢加工,刷黄黑油油漆,像不像变形金刚中的大黄蜂呢?通风机支架设置距洞口不小于30m,通风机周围不得堆放杂物,进风口设置铁箅。 通风机控制系统应装保险装置,发生故障自动停机。风机支架上悬挂风机操作规程、安全警示牌,虽然是隧道“大黄蜂”,但是操作不当,也是很危险的哦!
看我们五颜六色的电线,你有没有发晕呢?分的越细,才越安全嘛!电力线路采用220/380V 三相五线系统,供电线路设置在上,照明线路设置在下,电线间距150mm。为了避免施工人员触电,电力线路采用胶皮绝缘导线,每隔15m 用横担和绝缘子固定。设置在隧道二衬边墙上,高度不小于2.5m。
高压风管、水管及排水管安装在通风管同侧。三个管道穿上了红白相间的“斑马”服并贴上了各自的“名牌”,用醒目的颜色提醒施工人员的注意。大黄蜂——通风管设在电力线路另一侧,每隔10m 安装膨胀螺栓上拴钢丝绳,风管固定在钢丝绳上。通风管外面被高强、低阻、阻燃的软质“外套”所包裹。通风管直达作业面,二者距离不超过30米,确保幽深洞内有足够新鲜空气,洞内有害气体也通通被稀释驱散,“大黄蜂”和咱们同呼吸共命运,记得保护好它哦!
开挖作业台架和防水板作业台架可是亲兄弟啊~用了同款的反光贴,我们在旁边同样设置了防护栏与防滑扶梯。看见开挖作业台架上神秘的光芒了吗?是因为我们在台架后面设置反光贴,为施工人员提供提醒。
在你面前这个如初升旭日的就是隧道内的二衬台车啦!我们在二衬台车的旁边设置楼梯和防护栏,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在我们的隧道施工中也是如此,人走人道,车行车道,互不相扰,才能安全长久。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中间我们还特意设置了红白相间的钢管立柱上拉警示带进行隔离。小编来给大家科普一下,隧道围岩分成五级(Ⅰ—V级),Ⅰ级最硬,Ⅴ级最软。Ⅴ级软弱围岩采用三台阶七步法开挖,监控量测点每5m 设置一个断面,当拱顶下沉和收敛值超标立即暂停施工采取加强措施。如图所示,大家可以清楚看见有三个大台阶,然后大台阶再分为七小部分,七步走开挖,安全、高效,经典开挖方法就是它啦!
Ⅰ~Ⅱ级硬岩隧道采用全断面法开挖,隧道爆破通风后先用机械找顶,然后专人指挥工人找顶。隧道开挖起爆前所有人员撤离掌子面距离不得小于500m。因岩制宜,选择最合适的洞身开挖方法,既能加快挖掘效率,也能提高安全系数。什么?工人喷射混凝土慢、效果不好、作业环境还不好?来看看我们先进的机械臂喷射混凝土吧!迈入机械化,首先就是它。与以往的人工喷射比起来,既提高了喷射效率,又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真可谓一举两得,一箭双雕哟!
隧道在开挖阶段,底部部分的仰拱不能落后啊,仰拱施工阻断车辆去前方作业,怎么破?我们有机械化装备二:移动式仰拱栈桥。采用型钢骨架,长度9到12米,宽度6米多,可供大型装载、挖机、出渣车进出,完成本段就移动到更前面,追赶着开挖掌子面。(Ps:限重60吨,限速5 公里/小时。)固定式瓦斯检测仪是自动的瓦斯检测方法,只要将仪器放在掌子面和二衬台车上面,它就可以时时进行瓦斯检测来维护洞内施工人员的健康啦。不过机器毕竟是死的,想要零失误检测洞内瓦斯浓度,亲自的人工测量是必须的,这时就用到了我们的手持式瓦斯检测仪。人工检测实行一炮三检制,工作面装药前、爆炮前、爆炮后,由瓦斯检测员现场检测。当瓦斯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施工,撤出工作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隧道施工在地下,最不可预测,在隧道施工中,有着无数种可能发生意外情况,所以为了做到有备而无患,我们在洞口设专用应急物资仓库、专人管理。应急物资仓库内配备安全帽、救身衣、电筒、消防器材、担架,警戒带、安全标志牌,安全带、安全绳,有害气体检测仪器等。洞口应配备应急电源。项目部应配备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最后来让大家看的又是红白条纹款!大家可不要看腻了哟,红白条纹在黑暗的隧道内容易辨识,而且潜意识下给人安全的感觉。当洞内人员真的碰上不可避免的灾难时,就可以通过这条逃生通道迅速撤离,同时外部人员也可以从外面运送药品、饮用水与食物进入隧道。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隧道标准化施工》
文章链接:
https://www.xixiku.com/5720.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