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也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父母除了要给孩子生活上的照顾,更要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无意识的一些不当言行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以下这四类话语,切记不要再对孩子说了。
1.负能量语言
不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如果过多地接触负能量语言,负能量就可能真的出现在他的身上。如果父母总是给孩子一些负面性的评价,比如:“你看看你自己,哪点比得上邻居家的孩子!”,“你什么时候才能自己独立做好一件事呢?”,“为什么你总是比别人差呢?”父母这样的语言无疑在暗示孩子你真的不行,你真的很差劲!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真的以为自己很差劲,对孩子的心理负责影响是非常大的。
2.专横的语言
孩子就是孩子,他们会犯错,会捣蛋,他们会无法理解大人的思维和想法。但父母却用大人的思维和想法去左右孩子,如果孩子犯了点小错误就对着孩子大声训斥,既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也不给孩子独自处理问题的契机。这样的教育方式既不能对孩子真的起到教育作用,反而会令孩子养成胆小、内向、压抑、倔强等性格,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及其不利的。
3.是非不分的言语
孩子做错了,家长随便说两句就过去了,孩子做了好事,父母也爱理不理地说两句。从不区分什么是正能量,什么是负能量。长时间如此,孩子会形成自私、好坏不分、任性、不讲道理等不良习惯。原因就是,反正我做什么都是这样子的结果,既不会得到表扬,也不会得到批评,做得好又如何呢?做得不好又如何呢?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懒散,没有责任心,做事拖延,明明能自己处理好的事情,也要等待父母来做,对孩子造成心理影响的同时造成其他负面影响。
4.在孩子面前说反话
孩子明明这样做是不对的,父母阴着脸说:“这样做很好!以后你就这样子做吧!”孩子看着父母阴晴不定的脸,心里忐忑不安。如果是聪明点的孩子还有可能想到这是在批评自己,觉得自己做得不对;但如果是年纪过小,反应能力又慢的孩子,他们还真有可能觉得父母赞同自己的言行,下次也会真的这么做,那就惨了。
(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尽快处理。